《和全世界的孩子成为朋友》松井冬子(日本)作于2004年

 

亲爱的朋友们:

三大洲社会研究所向您问好。

最近几个月,欧洲能源供应再次显现脆弱性。俄德两国间的北溪1号输油管输气量在6月减至40%。莫斯科称此次调减的原因是德国公司西门子对一台涡轮机的维修发生延迟。紧接着,在7月11日,因年度例行保养,该输油管停止输气10天。尽管收到莫斯科按时恢复供气的承诺,一些欧洲国家的领导人仍担心,俄罗斯为了报复有关国家对其入侵乌克兰的制裁,将此次停供无限延期。7月21日,俄罗斯恢复对欧洲供气。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负责人克劳斯·穆勒表示,在恢复供气的最初几小时,北溪1号供气量低于例行保养前的水平,不过目前已回到40%的输气量。

欧洲的能源供应焦虑与欧洲各国政府对欧元区加剧波动的担忧有关。在北溪1号恢复运营当天,意大利总理马里奥·德拉吉辞职,这是继保加利亚、爱沙尼亚、英国等国政府首脑接连意外辞职的最新一例。欧洲在抗拒与俄罗斯达成和平协议的同时也承认对俄贸易是不可避免的。

“拒绝冷战”(No Cold War)是一个促进理性国际关系的国际平台,我们密切关注乌克兰战争基调的变化,以及美国推动的制华行动。我们的新闻稿已发表过该平台的三期简报,以下是第四期简报《世界不需要一个全球的北约》(The World Does Not Want a Global NATO)。简报表明,全球南方已逐步看清了对美国和欧洲在全球煽风点火的真面目。这一新认识不仅缘于全球火药味渐浓,同样缘于贸易与发展中的冲突日益加剧,证据就是七国集团的新计划“全球基建与投资伙伴关系”,这显然是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

 

 

6月,北约成员国齐聚西班牙马德里,参加年度峰会。会上,北约通过了新的《战略概念》,该文件上次更新还是在2010年。北约在文件中称俄罗斯为“最严重、最直接的威胁”,并特别提到中国“挑战我们的利益”。如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所言,这份指导文件代表北约军事联盟发生“根本改变”,是“自冷战以来……最大调整”。

21世纪的门罗主义?

北约自诩为“防御性”联盟,但这种说辞与其危害四方的劣迹是自相矛盾的,比如1999年在塞尔维亚、2001年在阿富汗、2011年在利比亚,以及它在全球持续扩张的足迹。北约在峰会上明确表示将继续其全球扩张,以与中俄两国抗衡。北约对乌克兰战争造成的深重苦难似乎视而不见,反而声称其“拓展已获历史性成功……对欧洲—大西洋地区的和平稳定作出了贡献”,并向芬兰、瑞典发出正式入会邀约。

然而,北约的野心大大超越了“欧洲—大西洋”地区,而延伸到了全球南方。为在亚洲建立据点,北约首次欢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参加峰会,宣称“印太地区对北约很重要”。更为甚者,北约《战略概念》与200年前的门罗主义(1823年)一脉相承,称“非洲和中东”为“北约的南方邻居”。斯托尔滕贝格还心怀不轨地表示“中俄在(北约)南方邻居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构成了“挑战”。

 

Pavel Pepperstein (Russia), Grandfather and Grandmother Are Long Gone, 2013.

《教父教母早就不在了》帕维尔·佩珀斯坦(俄罗斯)作于2013年

 

全球85%的人希望和平

也许北约成员国们自认为已在全球享有威望,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并不这么认为。国际上对于乌克兰战争的回应表现了美国及其亲密盟友与全球南方之间存在的鲜明分野。

代表了67亿人、即全球人口85%的国家和地区政府拒绝跟从美国及其盟友的对俄制裁,而跟风制裁的国家和地区仅代表全球人口的15%。据路透社报道,已对俄实施制裁的非西方国家和地区有日本、韩国、巴哈马以及中国台湾,这些地方都有美国军事基地或人员。

对于美国、欧盟发起的对俄罗斯飞机禁飞的措施,支持者甚至更少。采取此项措施的政府仅代表了全球人口的12%,其余88%则没有响应。

美国带头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孤立俄罗斯的举动并不成功。3月,联合国大会就一份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无约束力决议进行表决,141国赞成,5国反对,35国弃权,12国缺席。然而,表决情况并不能展现全貌。在表决中反对、弃权、缺席的国家代表了全球人口的59%。紧接着,拜登政府将俄罗斯从二十国集团印尼峰会排除出去的提议未得到理会。

 

Tadesse Mesfin (Ethiopia), Pillars of Life: Harmony, 2018.

《生活的支柱:和谐》塔德塞·梅斯芬(埃塞俄比亚)作于2018年

 

与此同时,尽管有北约的极力支持,为乌克兰在全球南方争取支持的行动也彻底失败。经过多次请求之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6月20日向非洲联盟发表演讲,非盟55个成员国中仅有两国的元首参会。不久后,泽连斯基向拉美贸易联盟“南方共同市场”讲话的请求遭到拒绝

显然,世界大多数国家并不认同北约要成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支柱”的主张。支持北约军事联盟策略的几乎仅限于其成员国及少数盟友,加起来只占全球人口的一小部分。全球大部分人口都拒绝北约的策略及其全球野心,不希望用过时的冷战思维将国际社会分裂成两大集团。

 

Bahadır Gökay (Turkey) Evvel (‘Before’). 2013

《以前》巴哈迪·高凯(土耳其)作于2013年

 

1955年,距离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已有10年,土耳其诗人纳齐姆·希克梅特以死于惨剧的一名七岁女孩的口吻写下一首诗。这首诗后来被中本信幸译为日语,名为《死去的女孩》,在纪念活动中常被唱起。当下战争严峻、冲突加剧,我们有必要重温希克梅特这些萦绕心怀的凄美诗句:

 

我来了,站在每一扇门前

但没人听见我无声的脚步了

我敲门,但依然没人看见

因为我死了,因为我死了

 

我只有七岁,可我死了

在广岛,好久了

那时我七岁,现在也是

小孩死了,就不会长大了

 

我的头发被滚滚烈火烧焦。

我的眼睛暗了;我的眼睛瞎了。

死神来了,把我的骨头烧成灰,

然后它被风吹散了。

 

我不要水果,我不要米饭

我不要糖果,甚至不要面包了

我别无他求

因为我死了,因为我死了

 

我唯一的要求是,为了和平

你现在就奋斗,现在就奋斗吧

让全世界的孩子

都能生存、成长、欢笑、游戏吧

 

热忱的,

Vij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