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
三大洲社会研究所向您问好。
过去15年中,欧洲国家面临着既要抓住重大机遇、又要作出复杂抉择的处境。对美贸易投资的依赖难以为继,加上英国退欧的意外插曲,促使欧洲国家逐步连接俄罗斯能源市场,进一步利用中国投资机会及其制造能力。
欧洲与中俄两个亚洲大国加深联系,引发了美国阻止或拖延这一融合进程的意图。最近在德国召开的七国集团会议、在西班牙举行的北约峰会使这一意图更加彰显,令全世界如临险境。
事情要追溯到2007-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及几大金融机构崩溃引发了金融危机。危机向全世界发出信号:以美国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并不可靠。美国不可能一直作为世界商品的最后市场。自视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卫士的七国集团成员乞求中国、印度等圈外国家将盈余资金注入西方金融体系,以避免其彻底崩溃。七国之外的一些国家得到消息,作为这次援助的回馈,从那以后,二十国集团将成为世界体系的执行机构,而七国集团将逐渐解散。然而,将近20年以后,七国集团依然存在,依然充当世界领导者的角色,而北约作为美国的特洛伊木马,如今自诩为世界警察。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说过,北约将进行“冷战以来在集体威慑与防卫方面”的最大调整。算上新近加入的芬兰、瑞典,北约成员国“高度戒备部队”将从4万人扩充到30万人,配备一系列杀伤性武器,“随时待命调往联盟东翼之特定区域。”意思是与俄罗斯交界处。英国新任陆军总参谋长帕特里克·桑德斯将军表示,这些武装部队应准备好与俄罗斯“作战并取得胜利”。
乌克兰冲突仍在继续,所以北约在马德里峰会上显然会强调俄罗斯。但北约发布的资料清楚地表明,这不单是为了乌克兰或者俄罗斯,而是要阻止欧亚融合。在2019年的伦敦会议上,北约的一份文件首次提及中国,称中国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到2021年,调子变了,北约布鲁塞尔峰会公报指责中国“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构成系统性挑战”。2022年修订的北约战略概念文件进一步渲染这一威胁论调,指责中国的“系统性竞争……挑战了我们的利益、安全、价值观,意在损害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韩国(亚太四国)等四个非北约成员国首次参加了北约峰会,向美国和北约的制华策略进一步靠拢。其中澳大利亚和日本还与美国、印度同为四方安全对话(Quad)的成员,该组织常被称作“亚洲版的北约”,其使命显然是限制中国在环太平洋地区的伙伴关系。亚太四国在北约峰会期间开会讨论针对中国的军事合作,北约及其盟友的用意已毋庸置疑。
《大庆人》 马常利(中国)作于1964年
受到2007-2008年金融危机及七国集团背信弃义的警示,中国进行了两手准备,以减少对美国消费市场的依赖。首先,通过增加工资收入、促进西部省份经济发展、消除绝对贫困等措施改善国内市场。其次,打造不以美国为中心的贸易、发展、金融体系。中国与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积极合作,推进了金砖计划(2009年),将大量资源投入一带一路计划(2013年)。中、俄就一项长期边界争议达成和解,促进了两国跨境交易,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但并没有像西方那样形成军事协定)。
在此期间,俄罗斯对中国、欧洲的能源销售得到增长,几个欧洲国家加入了一带一路计划,增进了中欧之间的双向投资。欧亚地区的早期全球化形式受限于殖民主义和冷战,而上述情况则标志着200年来第一次,欧亚地区开始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融合。欧洲的贸易投资选择是完全理性的,因为通过北溪2号管道输送天然气远比从波斯湾、墨西哥湾获得液化天然气更便宜、更安全。考虑到英国脱欧的乱局、执行《跨大西洋贸易及投资伙伴协议》颇为棘手,不少欧洲国家认为中国的投资机会远比其他方案更丰厚、更可靠。相比之下,怕担风险、一心寻租的华尔街私募股本对欧洲金融业的吸引力就没那么大了。
欧洲不可避免地向亚洲日益靠拢,美国主导的政治经济体系(美其名曰“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根基受到了威胁。2018年,特朗普总统公开批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说:“你看,我们在保护德国,我们在保护法国,我们在保护所有这些个国家。然而这里面好多国家都出去跟俄罗斯签了输油管道协议,让俄罗斯的国库增收好几十亿美元……德国被俄罗斯套牢了……我觉得很不合适。”
在北约的话风转向对中俄两国战争威胁的同时,七国集团扬言要通过制定新计划来抗衡中国主导的计划。这就是《全球基建与投资伙伴关系》(Global Infrastructure and Investment),一个用于在全球南方投资的2000亿美元基金。而在同时召开的金砖国家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对时局作出清醒评估,呼吁以谈判结束乌克兰战争,并采取措施阻止全世界贫困者所经受的重重危机。不宣扬战争的金砖组织代表了全世界40%的人口,随着阿根廷、伊朗申请加入,其力量或将大大增强。
美国及其盟友的用心无非有二:或维持霸权地位、削弱中俄两国;或在中俄两国周围降下新的铁幕。两种方法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军事冲突。全球南方的心态是,稳步推进欧亚融合的现实,形成一个基于国家、区域自主和全人类尊严的世界秩序。这些靠战争、分裂是不可能实现的。
对一种空前大战的猜想,使人联想到伊拉克诗人萨迪·优素福(1934-2021年)的诗作《个人之歌》,写诗时间正是2003年美国开始对伊拉克狂轰滥炸的前夕。
这是伊拉克吗?
有福之人说道
我知道通向那里的道路;
有福之人念着这几个字:
伊拉克,伊拉克,只有伊拉克。
远处的导弹将呼啸而来;
武装到牙齿的士兵将突袭我们;
塔楼、房子将崩塌;
棕榈树将在轰炸中倒下;
海岸上将堆满
漂浮的尸体。
在悼念之书和照片里
我们将难见解放广场
餐厅、酒店将是我们的路标
我们在避难天堂的家园:
麦当劳
肯德基
假日酒店;
我们将被淹没
一如你的名字,伊拉克啊,
伊拉克,伊拉克,只有伊拉克
热忱的
Vij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