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
三大洲社会研究所向您问好。
过去的一周,美国政府在洛杉矶主办了第九届美洲峰会,该峰会是其主导美洲大陆政策的一环。美国总统拜登早前明确表示不会邀请古巴、尼加拉瓜、委内瑞拉三个美洲国家参加会议,声称它们不是民主国家。与此同时,据报道,拜登计划访问自称神权制国家的沙特阿拉伯。墨西哥总统洛佩斯质疑了拜登这种排他性立场的合法性,于是墨西哥、玻利维亚、洪都拉斯拒绝参会。最终,这场峰会以失败收场。
会场不远处,一百多家组织联合举办了人民民主峰会,来自本大洲的几千名代表汇聚一堂,弘扬真正的民主精神。这种精神产生自工人、农民、学生、女权主义者等所有被当权者视而不见的人群的斗争。古巴、委内瑞拉的总统在线加入了本次峰会,祝贺这一民主盛会,谴责美国及其盟友将民主理念武器化的行径。
明年,也就是2023年,将是美国主张对美洲大陆拥有主导权的门罗主义提出200周年。门罗主义的恶意不但在继续,更是被美国政府推而广之,成为某种全球门罗主义。为了维护其统领全球的荒唐主张,美国奉行的政策是“削弱”其自认为是“旗鼓相当的对手”(near-peer rivals),也就是中国和俄罗斯。
7月,三大洲社会研究所与《每月评论》(Monthly Review)和“拒绝新冷战”组织(No Cold War)将联合发布一份手册,探讨美国政府对其视为敌手的国家(主要是中俄两国)进行的无端军事升级行径。手册包括《每月评论》主编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驻意大利记者黛博拉·韦内齐亚尔、“拒绝新冷战”组织成员罗思义等人的文章。本手册的核心之一,同时也是本期新闻稿要刊登的,是“拒绝新冷战”组织发布的第三期简报《美国在准备与中俄开战吗?》(Is the United States Preparing for War on Russia and China?),揭露美国政府炫耀武力和争夺核优势的骇人步骤。
乌克兰战争表明,美国使用武力的意愿有了质的提升。最近几十年,美国对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塞尔维亚等发展中国家发动过战争。美国深知其在这些战争中享有压倒性军事优势,不会有核报复的危险。然而,扬言要将乌克兰招入北约旗下的美国已准备好越过它心知肚明的界限,也就是拥核大国俄罗斯的“红线”。由此生出两个问题:美国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升级举措?美国如今针对南方国家乃至中俄等大国使用武力的意愿有多强?
利用军事力量补偿经济衰退
关于“为什么”,答案显而易见:在和平的经济竞争中,美国已经败给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中国已在2016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到2021年,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占19%,相比之下美国占16%。这一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到2027年,中国经济体量将超过美国近30%。然而,美国的全球军事优势仍无可企及,其军费开支高于其他紧跟其后的九国军费总和。企图维护其全球单极霸权的美国正在变本加厉地用武力代替和平经济竞争。
理解美国这一战略性政策变化的一个适当的出发点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2022年5月26日发表的一个演讲。布林肯在演讲中公开承认,美国不愿意与其他国家形成军事对等,而是希望获得军事优势,尤其是针对中国而言:“拜登总统已嘱咐国防部防止中国步步紧逼,确保我国军事领先。”然而由于中国、俄罗斯等拥核大国的存在,军事优势意味着势必要获得核优势,这就是超越了当前乌克兰战争的升级行为。
谋求核优势
自21世纪初以来,美国已全面退出了限制核武器使用威胁的多个重要条约:2002年,美国单方面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2019年,美国抛弃了《中程核力量条约》;2020年,美国退出《开放天空协定》。放弃这些条约使美国谋求核优势的能力得以加强。
美国这一政策的终极目的是获得针对中俄两国的“首次核打击”能力,即抢先针对中俄使用核武器,造成的破坏程度可有效阻止核报复。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一篇关于美国强化核力量的综合研究报告中指出,哪怕就拥有全球最先进非美制核武器的俄罗斯而言,这种举动都将“使莫斯科丧失二次核打击机会,通过‘斩首行动’彻底消除其核威慑。”事实上,这种核打击带来的核冬天危机与后果将危及整个世界。
华盛顿的某些圈子早就在奉行这一核优势政策了。2006年,美国主要外交政策期刊《外交》发文主张“美国可能很快就有能力利用首次核打击摧毁俄罗斯、中国的远程核武器了。”事与愿违,美国至今仍未获得首次核打击能力,但这是因为中俄两国研发了高超音速导弹等武器,而并非美国政策有变。
从美国打击南方国家,到它与俄罗斯等大国开战的意愿增强,再到企图获得首次核打击能力,美国武力升级背后的逻辑显而易见:美国在越来越多地利用军事力量补偿其经济衰退。在这个极为危险的时期,所有进步力量一致应对这一重大威胁,对人类是至为关键的。
1991年,当苏联解体,全球南方深陷无休止的债务危机时,美国不顾伊拉克政府的和谈请求,对伊拉克进行了轰炸。在轰炸期间,利比亚作家艾哈迈德·易卜拉欣·法基赫创作了抒情诗《一名女子点亮的隧道》(Nafaq Tudiuhu Imra Wahida)。诗中咏道:“一个时代已然过去,另一个时代尚未到来,也永不会到来。”阴霾定义了那个时刻。
今天,我们处于极为危险的时代。但法基赫的悲观并不能定义我们的情感。气氛已经变了。我们坚信世界将告别帝国主义。这种气氛不但在古巴、中国等国显而易见,在印度、日本等国也能感受到,更是广大辛勤劳动者的心声,他们希望我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的实际困境,而非丑恶的战争与霸权。
热忱的
Vij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