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
三大洲社会研究所向您问好。
2023年3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长达四个多小时的私下会谈。根据会后的正式声明,两位领导人讨论了中俄两国加强经济合作和战略伙伴关系等事项,包括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和中国关于解决乌克兰战争的和平倡议。普京表示:“中国提出的和平方案中许多项内容都与俄方的态度一致,可以作为和平解决的基础,前提是西方和基辅愿意和解。”
这些努力并未受到华盛顿的热烈响应。在习近平访俄之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科比扬言中俄提出的任何在乌克兰“停火的呼吁”都是“不可接受的”。随着习普会详情的披露,据称一些美国官员表示担心全世界可能会欢迎中俄寻求和平解决、终止战争的努力。大西洋强国们事实上正在加倍努力地试图推延这场冲突。
习普会当天,英国副国防大臣安娜贝尔·戈尔迪女男爵向上议院宣布:“除了向乌克兰赠送一个挑战者2号主战坦克中队,我们还将提供含有贫铀弹的穿甲弹等弹药。”戈尔迪的声明正值美英入侵伊拉克20周年纪念日,西方在伊拉克战争中对伊拉克民众使用了贫铀弹,造成毒害性影响。在谈到英国向乌克兰军队提供贫铀弹时,普京表示“西方似乎已决意要与俄罗斯战斗到底,直到牺牲最后一个乌克兰人。不再是口头说说,而是已经在行动。”而普京的回应是宣布俄罗斯将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
在中国,习主席访俄一事得到广泛热议,对于中国政府在阻止西方阴谋和推动俄乌冲突和解两方面发挥领导作用,民众普遍感到自豪。这些讨论体现在学术期刊中,也体现在微信、抖音、微博、小红书、哔哩哔哩、知乎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突显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却能突破自身局限,在世界担当领导地位。
中国国内的这些讨论,中国国外的读者大多无法获知,主要原因有三:第一,讨论的载体是中文,较少被翻译成其他语言;第二,讨论进行的社交媒体平台除了是中文的,也很少为非中文读者使用;第三,由长期思想殖民史导致并因新冷战而加剧的“恐华症”愈演愈烈,中国这些不遵循西方世界观的讨论越来越遭到无视。由于这些原因,加上其他因素,中国关于世界秩序变化和中国在其中作用的一系列观点得不到真正的理解。
中国的学术期刊有一种丰富的学术争鸣传统,多少受到了陈独秀1915年创办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的启迪。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1879-1942年)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一系列告诫,似乎为未来百年的思想议程设定了条件: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新青年》的示范引领了一系列学术期刊,它们都致力于为中国确立国家主权、摆脱以西方和日本帝国主义干涉为特点的“百年屈辱”的事业提供更多的理论建树。2008年,一些杰出的中国知识分子创办了新期刊《文化纵横》,它越来越成为习主席所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讨论平台。该期刊为双月刊,汇集国内知名学者的意见,从不同视角讨论当今的重要问题,如新冠后世界的状况和乡村振兴的意义。
去年,三大洲社会研究所、东声新闻开始与《文化纵横》编辑团队沟通,最终促成了《文化纵横》国际版季刊的创办。通过合作,从中文版期刊中精选的文章被翻译成英、西、葡三种语言;此外,中文版期刊中新增一个栏目,让来自亚非拉的声音加入与中国的对话。我们骄傲地宣布,《文化纵横》国际版第一期已于本周发布了,其主题是“面向国际新秩序”。
本期推出三篇文章,作者均为中国知名学者,他们是:《文化纵横》主编杨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姚中秋、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主任程亚文。此外我还撰写了简评。姚、程两位教授都讨论了当前国际秩序的变化,即美国单极化的衰落和区域主义的兴起。姚中秋教授的文章追溯到明朝,说明如今发生的变化未必是新秩序的形成,而是在中国“复兴”其世界地位、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崛起使美国野心遇阻的情况下,一种更均衡的世界体系的回归。
三篇文章都聚集中国在发展中世界的作用,无论是经济方面(比如已实行10年的一带一路计划),还是政治方面(比如中国重启乌克兰和平进程的努力)。杨平主编坚定地认为“选择第三世界国家是中国的历史宿命”,这既是因为,尽管中国取得了重大进步,但它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因为,正如程亚文教授所说,中国坚持多边主义意味着它不想取代美国成为新的全球霸主。杨平在文章结尾提出了三点考量:一是中国不能只讲商业利益,而必须“服从于中国战略发展和战略生存的根本需求”;二是中国要通过引入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介入新型国际体系的议题,其中包括谋求扩大“和平区”,反对战争倾向;三是中国必须推动建立一种超越经济合作的组织机制(比如“发展国际”),以帮助那些受困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紧缩”陷阱的国家树立真正的主权、提升这些国家人民的尊严,弘扬新的国际主义精神。
作为全球对话的一种重要努力,杨平、姚中秋、程亚文三位的解读很关键。希望得到您关于《文化纵横》国际版首期的反馈意见。我们正在编辑第二期内容,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
当美国在亚太地区煽动大国冲突,我们有必要推动各种交流,为中国、西方、发展中国家的互相理解搭建桥梁。正如我在首期简评中所说,“与新冷战分裂全球的目标不同,我们的任务是相互借鉴,迈向一个合作而非对抗的世界。”
热忱的,
Vijay